乳饮料是怎样变成“乳胶”的

标签: 食品安全专栏 | 发表时间:2011-12-20 22:46 | 作者: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
出处:http://snowheart19.blog.sohu.com/

    今天接到若干采访要求,问某品牌的乳饮料倒进盘子当中放一夜之后,就变成了乳胶状态,这是怎么回事儿?是否会对健康有害?

    刚听到这话,觉得比较有趣。人们怎么会怕这种乳白色的凝胶呢?什么双皮奶啊,姜撞奶啊,老酸奶啊,牛奶果冻啊,不都是含有牛奶蛋白的凝胶么,人们一向都挺喜欢的嘛。怎么在自己家里变成凝胶状态,就能成为一个值得爆炒的新闻?

    转念再想想,如果不是什么商业战争的话,至少说明人们对这类产品的内容相当不了解,如果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食品口感发生变化,产生疑虑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    先说说,食品凝胶是怎么回事。在说科学名词之前,只要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。

    其实很多天然食品都能在家里形成凝胶。比如把山楂放水里煮软,水就会变得越来越粘稠。等到汁足够浓的时候,在里面加入足够多的糖,其他什么都不用加,再放到冰箱里静置几个小时,就会变成货真价实的山楂果冻。这是因为,山楂中天然含有大量果胶。它溶解在水里,水就会变成粘稠液体。如果有足够的酸(山楂就是很酸的)和足够的糖(外加进去的),它就能形成凝冻状态,这是果胶的“天性”。

   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煮粥。都听说范仲淹当年“划齑为食”,就是煮一锅浓粥,把它晾凉,变成冻状,然后划分成两块,分两顿吃。为什么淀粉能做成凉粉、粉皮和拉皮?粥的粘稠来自于淀粉,凝冻也来自于淀粉——其中的直链淀粉在冷却之后能形成凝胶。

    又比如说,家里煮鸡翅、凤爪,也会慢慢发生汤汁变浓的事情。只要汤汁足够浓,把它放在冰箱里就会形成类似“肉皮冻”的凝胶,半透明状态,受热能融化。这是因为鸡皮里面有“明胶”这种蛋白质,它的特性是溶于热水,如果足够浓,遇冷就能变成胶冻。

    在这三个例子当中,形成凝胶的关键物质分别是果胶、淀粉和明胶。只有长链状的分子,包括大部分长链状的碳水化合物和明胶这样的长链状蛋白质,才能有这种效果。

    其中,果胶是全世界都许可使用的食品增稠剂和凝胶剂。它属于人体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,化学角度叫做“非淀粉多糖”,营养角度叫做“可溶性膳食纤维”。它们在人体的小肠中不能变成葡萄糖被吸收,而是进入大肠,然后排出体外。它们能在大肠中部分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,也让粪便更柔软,对大肠健康多少有些好处;在离开人体的时候,还可能携带一些脂溶性物质比如胆固醇类和一些致癌物,以及金属离子比如我们不想要的铅和镉等。

    所以,与其说果胶不安全,毋宁说它对健康有帮助,是一种让人相当放心的食品添加剂。除了果胶之外,食品中常用的增稠、凝胶用添加剂还有瓜尔胶、角豆胶、卡拉胶、黄原胶等胶质,以及从纤维素改造而来的“羧甲基纤维素钠”等。它们都相当安全,至今没有发现有什么害处,还有一定的延缓血糖、血脂上升的效果。

    淀粉呢,是最常用的食品“增稠剂”和“凝胶剂”,比如说,做菜的时候用淀粉来勾芡,就是利用它的增稠效果。不过,淀粉属于人体能够利用的碳水化合物,在体内变成葡萄糖而升高血糖,而不会从大肠里跑出去。它增稠的效率,也没有果胶那么高。

明胶和淀粉一样,算是最天然、最古老的凝胶剂了。做甜点时所用的“吉利丁”就是明胶(英文名gelatin的音译)。它是一种蛋白质,确切地说,就是胶原蛋白水解而来的。

    在酸奶生产当中,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使用明胶;而饮料的增稠常常使用“羧甲基纤维素钠”。为了让这些胶质产生最好的口感效果,用量又最省,人们往往把几种胶质混合在一起,比如说,用“羧甲基纤维素钠”和黄原胶、瓜尔胶等混在一起,就是个好主意。

    那么,这些东西为什么能从粘稠液体变成有韧性的胶冻状态呢?其实就是水分的蒸发。水分多的时候,各种胶质表现为粘稠的液体,而水分经过一夜的蒸发,胶质的浓度越来越高,它们就可以形成凝胶。在不同条件下,凝胶可以是脆的,也可以是韧性的。有些植物胶,比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等,如果和牛奶蛋白质配合在一起,就更容易发生凝冻的现象,就像网上所拍的照片一样。不仅这种产品是如此,其他很多添加大量增稠剂的产品也很可能出现同样的现象。

    我们可以自己做个试验。先把绿豆和大米打成浓浓的糊,然后加入一半牛奶,一起煮一下,再平铺到盘子上,薄薄的一层,放一夜时间,它也很有可能形成薄薄的凝胶膜。只不过,淀粉的效果比较差,胶的韧性没有那么好。

    原来是增稠剂带来的正常现象啊。说到这里,人们可能就不那么害怕了。不过呢,这并不代表这类乳饮料产品值得买。

    如果不是网友的这次试验,恐怕很多人至今从来没有好好看看饮料的标签,尽管自己已经喝了好几年。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,其中只有30%的牛奶,5%的果汁。其他配料是水、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三种增稠剂、糖和阿斯巴甜这种甜味剂、三聚磷酸钠这种保水剂、乳酸链球菌素这种防腐剂,还有有机酸和香精。尽管它们都是国家许可使用的添加剂,但至少消费者应当吃得明白,知道自己到底吃到了多少牛奶,多少果汁,有多大营养价值。

    实际上,其他所谓“果奶”产品,也都大同小异,奶的比例低于三分之一,果汁不超过10%。它们和各种酸甜味的乳白色含奶饮料一样,在分类上属于“乳饮料”,也就是说,它们的主要营养价值不超过纯牛奶的三分之一。——看起来像奶的东西,不一定有资格叫做牛奶。喝起来很粘稠很“有内容”,都是增稠剂的功劳;香甜可口的味道,是糖、甜味剂和香精的贡献。即便加入一点果汁,也不会改变这些基本事实。

    说到这里,再引用我的购物书当中的一段相关内容:

    说法六:“含有两种食品的营养”

    这类说法常见于乳饮料和豆浆饮料当中。产品里既有水果原料,也有牛奶原料,然后告诉你说,水果营养不够,牛奶营养也不够,只有喝它这个产品才够。很多人信以为真,放弃了纯牛奶和鲜水果,让孩子改喝这些饮料。

    其实呢?这是被广告创意人员牵着鼻子走的典型思维悲剧。聪明的消费者倒是不妨反过来想想,事实是这个样子的: 论牛奶营养,它不如纯牛奶;论水果营养,它又不如纯果汁。甚至,它连50%牛奶加50%水果的营养价值都没有。里面牛奶只有三分之一,果汁只有5%-10%,其中又有增加粘度的增稠剂,又有增加口感的磷酸盐,又有增甜的糖和甜味剂,又有增加香气的香精……

    为什么要加这些东西?无非是为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吸引消费者的舌头,让那些对牛奶口味不满意、对甜饮料无限热爱的人们能名正言顺地喝甜味的、稀释了的“奶”。

    说起来真是荒唐。人们一边相信“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”,一边又相信“牛奶加果汁营养更多”;一边相信“牛奶和豆浆不能一起喝”,一边又相信“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一起喝”。到底有没有个准主意啊?好歹自己动动脑子啊,千万别广告说什么就信什么。

    总之,惊恐是不必的,但是否还像从前那样相信这些产品广告里的话,自己想想吧。


 

我的相关日志:


2011-12-15 | 买错食品,损失的不仅是钱
2010-08-26 |  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(1):你会因此动心吗?
2010-07-17 |  读懂标签:雪糕里添加剂那点事儿
2009-04-30 |  美味菜肴小心添加剂:令你惊讶的食物制作真相(3)
2008-04-27 |  看懂标签(5):肉制品

相关 [饮料 乳胶] 推荐:

乳饮料是怎样变成“乳胶”的

- -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
    今天接到若干采访要求,问某品牌的乳饮料倒进盘子当中放一夜之后,就变成了乳胶状态,这是怎么回事儿.     刚听到这话,觉得比较有趣. 人们怎么会怕这种乳白色的凝胶呢. 什么双皮奶啊,姜撞奶啊,老酸奶啊,牛奶果冻啊,不都是含有牛奶蛋白的凝胶么,人们一向都挺喜欢的嘛. 怎么在自己家里变成凝胶状态,就能成为一个值得爆炒的新闻.

精液饮料DIY

- Leaven - 性 情 - 果壳网
梨子的味道要尝过才知道,精液也得这样. 要真有心一试的话,不妨将精液和其他食物搭配起来,照着我们的食谱来做各种清凉爽口又营养的夏日饮品吧. 没错,本文的主题就是教你如何用精液制作夏日饮品. 不过,本文中这份“精液饮料制作手册”不是我们的原创. 这是褔蒂(Fotie Photenhauer)在2008年推出了一本“精液菜谱”(Natural Harvest - A Collection of Semen-Based Recipes).

[进版]免费饮料

- pisces - 水木社区 Joke/笑话连篇 保留区
发信人: weizhuangzhe (牙膏皮), 信区: Joke. 标 题: [进版]免费饮料<转载>. 发信站: 水木社区 (Tue Aug 23 21:21:17 2011), 站内. 灰机上的饮料免费,可是杯子太小,即便反复添加,几个回合下来也常常不够喝. 所以我有时候会顺便带一个KFC的大可乐空杯登机,等提供饮料时掏将出来一本正经地对空姐说:“橙汁,谢谢.

何种饮料多酚含量最高?

- j - 译言-每日精品译文推荐
多酚是植物为了自我保护而产生的色素和苦味成分. 我们已知道,社区多分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润泽和人体的健康. 那么,我们日本人从以下几种饮料中的哪一种所摄取的多酚最多呢. 这个答案是茶水女子大学教授近藤和雄在09年揭示的. 植物无法移动以躲避紫外线和虫子等外敌. 于是,它们为了保护自身就产生出了多酚这种物质.

含乳饮料有没有营养?

- - 科学松鼠会
一场营养快线的“乳胶”闹剧,让广大群众知道了“含乳饮料”跟“牛奶”不是一回事. 在含乳饮料的安全问题得到澄清之后,厂家和营养专家们又为它有没有营养而各执一词. 厂家说:能够成胶说明产品蛋白含量高;既有果汁又有牛奶,它的营养更全面更丰富. 营养专家说:营养价值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,还有大量的糖,可以算是垃圾食品了.

用运动饮料漱口一样有用

- chanceful - 果壳网 guokr.com - 果壳网
(文/Jonah Lehrer)我一直搞不明白佳得乐这种饮料. 它一点也不好喝,并且颜色像霓虹灯一样花花绿绿得惹人心烦. 它的瓶口那么大,搞的我老是漏到T恤前面. 如果真想要电解质,我宁愿喝罐可口可乐吃点猪皮脆,或者牛饮一大杯盐水再吃块水果. 可是运动饮料的诱惑力一点没见少. 从佳得乐成为佛罗里达大学鳄鱼橄榄球队的御用饮料开始(每份饮料中含7汤勺的糖,用以帮助队员补充随汗水流失的碳水化合物),它已经扩充成了一个复杂的系列饮料,每种都针对运动的不同阶段.

塑料饮料瓶致癌?可别搞错了对象

- jink - 牛博国际
流言: 阿联酋一个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得了癌症,研究发现,塑料瓶里面有一种叫做PET的物质,这种物质使用一次是安全的,但如果你为了节俭或图方便而重复使用该类塑料瓶,就会受到癌症的威胁. PET的全名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)[1],是一种极为常用的树脂材料,在塑料分类标志(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)中属于1类[2].

用运动饮料漱口也能提高成绩

- shuai - 果壳网 guokr.com - 果壳网
(文/Jonah Lehrer)我一直搞不明白所谓的运动型饮料,这种玩意儿一点也不好喝,并且它们颜色几乎都像霓虹灯一样,花花绿绿得惹人心烦. 它们的瓶口老那么大,搞的我老是漏到T恤前面. 如果真想要电解质,我宁愿喝罐可乐吃点猪皮脆,或者牛饮一大杯盐水,再吃块水果. 可是运动饮料的诱惑力一点没见少. 从佛罗里达大学鳄鱼橄榄球队的采用一种指定的饮料开始(每份饮料中含7汤勺的糖,用以帮助队员补充随汗水流失的碳水化合物),运动饮料已经扩充成了一系列复杂的产品,每种都针对运动的不同阶段.

塑料饮料瓶致癌?可别搞错了对象

- 晓刚 - 科学松鼠会
流言: 阿联酋一个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得了癌症,研究发现,塑料瓶里面有一种叫做PET的物质,这种物质使用一次是安全的,但如果你为了节俭或图方便而重复使用该类塑料瓶,就会受到癌症的威胁. PET的全名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)[1],是一种极为常用的树脂材料,在塑料分类标志(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)中属于1类[2].

震惊!饮料瓶底部致命的秘密!

- q哥 - 每日鲜果精选
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,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,她得了癌病. 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,用一次是安全的,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,就有致癌危机.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,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. 一般矿泉水瓶子,底部标示 1. 农夫山泉4升装, 底部标示 2.